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,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,楼上住人,楼下架空,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。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,它依山傍水,鳞次栉比,层叠而上。苗族吊脚楼在凤凰古城东南的回龙阁一带,前临古官道,后悬沱江上。
吊脚楼也叫“吊楼子”,是中国的苗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水族、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干欄式民居,多见于湘西、鄂西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等地区。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,朝向多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。
重庆 江津区中山古镇沿河的吊脚楼 重庆 合川区南津街涪江岸边的吊脚楼风格的民居房. 吊脚楼也叫“吊楼子”,是中国的苗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水族、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干欄式民居,多见于湘西、鄂西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等地区。 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,朝向多坐 …
2021年7月3日 · 吊脚楼是由扎在土壤或水体表面的桩支撑的房屋。 历史追溯到新石器及青铜器时代,在世界范围内,也已经发现了各种形式的高架住宅,采用了多种创新设计。
2024年9月25日 · 吊脚楼,也叫“吊楼”,为苗族(重庆、贵州等)、壮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水族、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,在渝东南及桂北、湘西、鄂西、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。
廣西的干欄式建築主要分佈在桂北地區,當地的壯族、侗族、苗族、越族等均會居住在干欄式建築中。整個建築以木結構爲主,屋頂主要為懸山及歇山頂 [1] 。 這建築方式有利於防潮,疏導雨水,亦可迎合桂北山區的地勢 [2] 。 建築材料多爲木、竹、瓦、石、樹皮等 [3] 。
2023年8月4日 · 吊脚楼,为苗族(重庆、贵州等)、瑶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土家族等多民族的传统民居,在渝东南及桂北、湘西、鄂西、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。 受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里平”的自然条件的限制,山区先民创造出了独特的“吊脚楼”。
2020年10月2日 · 长江沿线游之一:别样山城》一文中描写了洪崖洞的震撼景色,洪崖洞的主要建筑风格为“吊脚楼”。 然而,何为“吊脚楼”? 它与别的建筑相比有何区别?
2020年1月2日 · 苗族吊脚楼的修建程序有很多步,有选择屋基→备料→发墨→拆枋凿眼→穿排→立房→盖瓦→装扮等多道工艺流程。 屋顶上木匠正在钉楞条 屋顶上木匠正在锯楞条
2022年1月20日 ·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。 这种吊脚楼式的住房建筑,仍保留着古越人干栏式建筑的传统特征。 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,堆放柴草杂物,饲养牲畜;楼上为人居,有卧室、客房、堂屋、灶屋,并设有火堂,堂屋中设有神龛,两侧为卧室、厨房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