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天津2月1日电(记者周润健)盼望着,盼望着,东风来了,春天的脚步近了。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,虽然此时或还有雨雪天气,或还会春寒料峭,但毕竟寒冬已尽,万物逐渐复苏,生命开始蓬勃,春将回归大地,正所谓“从此阳春应有脚,百花富贵 ...
盼望着,盼望着,东风来了,春天的脚步近了。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,虽然此时或还有雨雪天气,或还会春寒料峭,但毕竟寒冬已尽,万物逐渐复苏,生命开始蓬勃,春将回归大地,正所谓“从此阳春应有脚,百花富贵草精神”。
新华社天津2月1日电(记者周润健)盼望着,盼望着,东风来了,春天的脚步近了。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,虽然此时或还有雨雪天气,或还会春寒料峭,但毕竟寒冬已尽,万物逐渐复苏,生命开始蓬勃,春将回归大地,正所谓“从此阳春应有脚,百花富贵 ...
四时轮替以“春”为首,万象更新以“春”为始,春之始谓“立春”。民俗学者、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,立春在“五九”最后一天,叫作“春打五九尾”;立春在“六九”第一天,叫作“春打六九头”。2025年2月3日是“数九”当中的“五九”最后一天,属于“春打五九尾”。一个“打”字,把妩媚的春天描绘得更具活力。
九九消寒九九消寒图源于明代,是一种特殊的“日历”,记录了从冬至开始八十一天内的天气变迁,涵盖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惊蛰等六个节气,包含腊八、小年、除夕、春节、元宵、龙抬头等六个传统节日。在崇明,也流传着自己的数九歌谣,用以表达对新春的热切期盼 ...
编者按编者按1月14日,2025年春运正式启幕。一场预计90亿人次、创纪录的“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”开始在华夏大地发生,“流动的中国”再次展现出满满的活力。《中国报道》编辑部也开启了一年一度的“新春走基层”系列报道,将笔锋指向坚守岗位的劳动身影。从医 ...
当立春时节来临,气温逐渐回暖,枯黄的柳枝开始吐绿,仿佛每个枝条都在欢快地告诉人们:春姑娘正在轻盈地向我们走来。历代诗人也曾为春的魅力倾注无尽笔墨,白居易曾描绘“立春后五日,春态纷婀娜”,辛弃疾则感慨“春已归来,看美人头上,袅袅春幡”,这些作品均展现了他们对春天的深情款款。
冬季是一个充满寒意的季节,很多植物在这种天气下难以苟活,只有荠菜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在严冬中坚韧地存活。等到冬去春来,荠菜也从沉眠中醒来,嫩芽初露的它们不仅耐寒,还散发出诱人的鲜美,有许多菜肴都可以用它来制作。
每年冬季,时常能听到人们提起“数九寒天”,以及“九九消寒歌”: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“展览从冬至开始,通过艺术化呈现春节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让五湖四海的观众能感受家乡年味。”据策展人介绍,春节主题展共展示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涉及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台地区。
“西瓜生长喜欢温度高。”王涛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,以冬至节气为起点,在此后的81天,是传统历法中的“数九”,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“我在冬至前一周种下了早春茬的西瓜,这一茬有望再提前十天上市。”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