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大爷正稳稳端着相机,定格大集上的北京年味。徐大爷说:“一路走来,纸翻花、茶汤、糖人……还真有一些小时候逛庙会的味道。”正说着,老人家还不忘给游客指路,“往东往北都有公交站,走几步就到了。”大集上年味儿浓、人情味儿更浓。
据悉,从2015年起,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“我们的村晚”便秉持“农民演、农民看、农民享”的宗旨,逐步从试点走向全省,10年来,已发展为浙江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品牌。2024年,“村晚”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了超过10000场,线上线下累计吸引百万人次参与,已成为浙江农村百姓的新年俗。(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秦宇航) ...
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 据网络平台数据,2月1日1时15分,2025春节档总票房(含预售)破50亿!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《唐探1900》《封神第二部:战火西岐》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。
1月29日,美团为骑手发放新春现金红包的消息引发众多讨论。美团红包项目组表示,截至目前,红包活动仍在继续进行中,符合条件但未领取红包的骑手在2月27日之前均可以随时领取。
走进位于国家自然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寒武纪教室,一场“蛇韵华章”的标本零距离亲子活动正在开展。“同学们!你们猜一猜,一条蛇、一张弓、一个杯子是什么成语啊?”老师指着桌上的一件玉斑锦蛇动物标本,一张微型弓、一个杯子问道。
乙巳蛇年新春,各地大街小巷装扮一新,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,年味越来越浓。知名学者、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,团圆、祈福和迎春是春节最为关键的三大主题,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。
2024年6月,国家文物局启动首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“东坡行旅”,明确了国内15个城市单元,赵女士的家乡就是其中之一。据她介绍,苏轼的诗词和诸城的不少景点有着密切联系,“密州出猎”地就在家乡的常山风景区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是在文化古迹超然台写下的。
近年来,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出多样化、深度化发展趋势,逐渐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。同时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,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需求也更加多元,所谓的“小众”开始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。
近日,我国申报的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我们迎来第一个非遗版蛇年春节,快来看看各地都有哪些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吧!
山遥水阔,时序更替。2024年,中国文旅产业迎来快速发展。除了美食、研学、非遗、康养等领域,文旅还与体育、游戏、乡村振兴、科技云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等跨界融合。文旅融合不断玩出新花样,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感受,也带动了文旅产业蓬勃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