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动物之间会发生同性性行为”是个不那么冷的“冷知识”,近年来逐渐走入大众视野。在2019年乃至更早以前,王昌河团队偶然间在实验室观察到了小鼠间的同性性行为,因而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。
多巴胺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充满了矛盾。传统观念认为,多巴胺的释放会激发个体的行动能力,但现实却更为复杂。例如,某些增加多巴胺水平的药物(如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)在高剂量下可能引发更具侵略性的行为。然而,这种效应并非恒定,还受到剂量、行为背景以及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相反,阻断多巴胺D2受体的药物,虽然有效减少攻击行为,却也可能带来运动能力的下降,这进一步模糊了多巴胺作用的边界。
《动物行为实验指南》共674页,涵盖了常见的实验动物,如小鼠、大鼠和斑马鱼,详细描述了每一种行为测试的实验设计 ...